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下游需求旺盛带动动力电池快速增长: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94.6GWh,同比增长90.7%。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蓬勃发展的背后,动力电池的安全运输也成为企业和行业部门共同面临的挑战。
6月10日下午,在2023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高效与安全运输研讨会上,“如何从单一运输实现动力电池多式联运”是与会人员讨论的重要话题。在动力电池产业强势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做强运输保障、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和各行业部门试图在这场专题研讨上达成共识、寻找答案。
研讨会现场
动力电池运输方式受限
安全成为行业部门最大考量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猛并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运输方面,仍存在运输方式受限问题——我国境内运输以陆运为主,占比达99%;出口以海运为主,占比约90%—95%;铁路运输在今年以前更是为零。
为何不能进行铁路运输?“明显是有市场需求,但旅客安全是红线,必须要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副所长陈亮解释,由于锂电池自身存在不稳定性,燃烧爆炸事故具有起火快、高温、产生有毒气体等特点。“我国铁路目前运输密度大、客货共线,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后施救困难,造成的后果也可能比较严重。”
在水运和航空中同样是因为安全的考量。但在辽宁海事局大连危险货物运输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春龙看来,目前不少企业甚至对设备、货物运输组件等政策理解都有偏差,导致动力锂电池在水路运输中审核不通过、安全不达标。
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主任台枫也表示,出于安全考量,大于35千克的锂电池空运需要经过特殊审批。“锂电池体积和重量太大,目前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细则上对此尚无明确规定。”
研讨会现场
多部门联合探索
各项规定正紧锣密鼓修订
如何破题动力电池的水运、航空和铁路运输?
锂电池的铁路运输问题在去年底已出现“曙光”。去年12月1日,新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明确锂电池等满足条件可不作为危险品运输。
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督管理司货运监管处二级调研员魏小兵介绍,今年1月,国家铁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台《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新能源汽车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可进行铁路运输。
“我们统计,从1月1日到6月7日,已运输新能源汽车约25.9万辆,其中出口约3200多辆。”魏小兵说。
在公路货运领域,新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即将进行修订。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货运处副处长张强介绍,预计今年7月新的试验标准手册将会发布,届时相关专家将对规则进行修订。“为支撑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我们将提前对接,通过‘修改单’的形式修改规则,可以比国际要求更提前解决这类难题。”
针对大型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输问题,福建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陈武祥介绍,从去年起海事系统已进行试点。“经过调研研讨,储运系统海运还存在电池安全、箱体安全、装卸运输、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问题,海事部门将联合电池生产厂家和运输企业继续研究,并加紧推进这类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规范该类产品和水路运输行为。”
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研究室副主任程东浩则表示,理想状态下,在2025年一些新型材料电池如钠离子电池可以纳入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细则。“在这个空白期,目前通行做法是各个国家地区可以明确一些空运标准。”
研讨会现场
为推动动力电池运输行业规范高效有序发展,当天,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部门、高校和企业共同发布《推进动力电池高效与安全运输发展的行动宣言》,将从动力电池运输关键技术攻关、相关法规标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运输协同机制建立、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努力。
“预计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运输重量预计超8700万吨,相比2020年运量增长超过25倍,如何安全、准时、高效、低成本地保障这么大的运量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专题研讨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总经理孔杰希望铁路、公路、航空等部门可以共同推动解决这个难题。